油脂脱胶原理及工艺 油脂工业中,以压榨法、浸出法、水剂法或熔炼制取得到的末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粗脂肪,俗称毛油。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俗称中性油。一般动植物油脂的甘油三酯由4~10 种脂肪酸组成。不同的脂肪酸及其不同的排列,组合成很多种分子,因此,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多种甘油三酯的混合物。此外,毛油中存在非甘油三酯的成分,这些成分统称为杂质。 毛油属于胶体体系。其中的磷脂、蛋白质、粘液质和糖基甘油二酯等,因与甘油三酯组成溶胶体系而得名为油脂的胶溶性杂质(胶杂)。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例如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的质量降低;在脱色工艺过程中,会增大吸附剂的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末脱胶的油脂无法进行物理精炼和脱臭操作,也无法进行深加工。因此,毛油精制必须首先脱除胶溶性杂质。 磷脂由于所含醇的不同,可分为甘油磷脂类和鞘氨醇磷脂类。植物中磷脂的含量随品种、产地、成熟 程度的不同而有 差 异 。一般含蛋白质越 丰 富 的油料 ,磷脂含量越 高 。毛油中磷脂的含量还 受 制油方 法的不同而变 化。 应 用物理、物理化学 或化学 方 法将 粗油中的胶溶性杂质脱除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胶。脱胶的具 体方 法分水化脱胶、酸炼脱胶、吸附脱胶、热 凝 聚 脱胶及化学 试剂脱胶等。油脂工业上 应 用最 为普 遍 的是水化和酸炼脱胶。水化脱胶多用于食 用油脂的精制,而强 酸则 很少 用于食 用油的脱胶。 水化脱胶是利 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 水性,将 一定量的热 水或稀 碱、食 盐 、磷酸等电 解 质水溶液,在搅 拌 下 加入 热 的毛油中,使其中的胶溶性杂质吸水凝 聚沉 降分离 的一种脱胶法。在水化脱胶过程中,能 被 凝 聚 沉 降的物质以磷脂为主,还 有 与磷脂结 合在一起 的蛋白质、糖基甘油二酯、黏 液质和微 量金 属离 子等。 水化脱胶的基本 原理 磷脂是一种表 面 活 性剂,分子由亲 水的极 性基团 和疏 水的非极 性基团 组成,根 据 稳定体系的热 力 学 条 件 ,自 由能 达 到最 小 时 体系最 稳定。当 磷脂溶于水时 ,它 的疏 水基团 破 坏 了 水分子之 间 的氢 键 ,也改 变 了 疏 水基附近 水的构 型 ,从 而使体系的熵 降低,自 由能 增加,结 果一些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