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台县潼川三小 刘青青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比较两次赛马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成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积累应用成语的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孙膑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和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2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教学准备: 老师: 1、《田忌赛马》多媒体课件 2、自制卡片: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 学生: 自制卡片: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民乐欣赏:《赛马》 2、谈话: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二胡合奏曲:《赛马》,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播放这首乐曲呢?因为我们今天要学习哪篇课文?(《田忌赛马》)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田忌赛马》这一课。 1、 请大家回忆一下,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田忌赛马》这一课的主要内容。(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输了,他的好朋友孙膑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自己的智慧让好朋友田忌转败为胜的故事。) 2、 像这种以智取胜的故事我们以前学过,谁能举例?(乌鸦喝水、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大家喜欢这些故事吗?为什么?(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3 4、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这个孙膑究竟想了个什么绝妙的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的?这个办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听听课文的情景朗读。 二、展现情景,理解课文: 1、 听《田忌赛马》情景朗读。 听后提问:刚才大家听了情景朗读,现在请大家告诉老师,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田忌、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