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知识点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知识点_第1页
1/34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知识点_第2页
2/34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知识点_第3页
3/34
第 1 页,共 3 4 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学习辅导 第一章 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 学习目标 1.了解加登纳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与三个阶段理论 2.熟悉学前儿童的音乐知觉、音乐制作、音乐感受的发展特征 3.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实现条件 第一节 儿童音乐发展的三大系统与三个阶段 一、儿童音乐发展的三大系统 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行动指向目的,而不知是单纯的身体运动;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别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感受系统的产物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这种情感的反应都是有注意参与的。三大系统是一个整合机制,需要彼此等待交互。 某些令人悲观的现象: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缺失感受系统的参与,教师与学生被僵死的音乐知识技能控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缺失制作系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缺失知觉系统,没有音乐语汇的支撑。 二、儿童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加登纳把早期儿童的艺术感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 ~ 1 岁)前符号阶段:艺术知觉特征是感官原动性,所有的艺术偏爱都是由“本能性”的感觉特征决定的; 第二阶段(2 ~ 7 岁)符号运用阶段:包含三个子阶段:沉浸在符号媒介中,形成符号系统(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为:学习非句法的音乐样式,学习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音调,学习基本的节奏技能);对符号的探索与扩大(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灵活地歌唱、进行演奏的实验、能掌握音乐主题);审美形式感的形成(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掌握音乐形式样式的一些特质)。 第三阶段(8 岁以后)继续进步与可能退步阶段。 8 岁儿童出现退步的可能原因有:一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枯燥地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是儿童对音乐学习本身失去兴趣;二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 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音乐教育者缺少音乐素养造成的;三是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 第 2 页,共 3 4 页 与,靠静坐倾听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只对初学音乐的少数成人有效。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 一、舒特-戴森归纳的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见教材P8 。 二、学前儿童的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 见教材P9 ~ 1 1 。 三、学前儿童的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