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_第1页
1/10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_第2页
2/10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_第3页
3/10
文档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在学习脉法之前我讲一下我本人学习脉法的过程,希望在座各位老师和同行不要像我这样走了很多弯路,也希望今晚的讲座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启发,让大家感受到脉诊的乐趣。到目前为止本人也稍稍对脉法有点感觉,在临床上用逐渐以脉诊为主的诊断方式去看病,说实话,让我来讲脉法,这个脉诊本身就很强大,让我有点感到牵强也没有资格讲这么重要的课程,也担心自己的理解偏差把大家领偏了道。我在这也只是开个头,希望大家把自己在临床上对脉的认识,都贡献出来,对我讲这堂课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一,这也是中医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实中,只要你说你是搞中医的,老百姓首先就是问你会摸脉吗?学过中医的人,或者上过临床的人都明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才是我们大多数学习中医的人对脉法掌握情况的最好的一种描述。在学习脉法的过程中我也曾经请教过很多老师,很多老师都告诉我,在现实中真正能够摸脉的中医人少之又少,很多医生摸脉只是为了做个样子,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而已。还有老师说脉法并不重要,你看《难经》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对于医生来说,切文档脉排在四诊之末只是一些皮毛技巧而已。我们要练好的是望诊,闻诊,问诊,不必追求切脉。但是我自己对伤寒论,金匮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到处都是在讲脉法,说实话实在是看不明白,我想如果脉法都搞不懂,经典的学习估计也是一知半解。灵枢第四篇上讲: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可见脉之重要。但是脉法实在是难学,很长时间对我来说,脉学也成了一种玄学,学懂它成了一种不可奢求的奢侈品。但是我们是中医人,如果不会摸脉,怎么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医。仲景大师在伤寒论中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特别的强调脉法,脉为先,证其次。我想如果只重视证不重视脉,只重视方证对应。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过程。这样不容易对真正的中医的实质更好地掌握。就如同我们练习毛笔字写毛笔字一样。可能中医辨病的方证对应是一种很好的临摹过程。大多数人还是在套方或者合方。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书法应该是得于心应于手的,写起字来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那才是真正的书法。中医也一样,不知道脉如何看病呢?问其病知其主,充其量也只是个下工而已。甚至连下工都不如。况且望闻问切四诊。哪一个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