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 理 生 理 学 填 空 题 第 二 章 疾 病 概 论 1. 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其侵入机体的 、 、 以及 的能力有关。 2. 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和 。 3. 疾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期: 、 、 、 。 4. 在疾病的发生中,病因是赋予该病 的因素,它决定疾病的 ;条件是 疾病发生的因素,本身不能引起疾病,但却可 疾病的发生。 5. 疾病最终的转归有 和 两种形式。 第 三 章 水 、 电 解 质 代 谢 紊 乱 1. 细胞外液含量最多的阳性电解质是 ,其血清正常浓度是 。 2. 正常成人体液量约占体重的 ,血浆约占体重的 。 3. 根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脱水可分为 性脱水、 性脱水和 性脱水。 4. 引起低钾血症的基本原因有 、 、 。 5. 引起高钾血症的基本病因有 、 、 。 6. 循环血量减少时,肾血流量减少,可激活 系统,使醛固酮分泌 。 7.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时,可刺激 感受器,使 ADH 释放 ,肾脏重吸收 8. 高渗性脱水早期,通过 、 、 等代偿,可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血容量减少不明显。 9. 低渗性脱水早期,通过 、 、 等代偿,可使细胞外液恢复等渗,使细胞外液容量 。 10. 炎性水肿渗出液的特点是 、 、 。 11. 过多液体在 或 中积累称为水肿,当 内液体过多积聚称为积水。 12. 右心衰可导致 水肿,左心衰可导致 水肿,这两类水肿共同的发病环节是 。 13. 肾性水肿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及由此引起的 。 14. 原发性肾排出钠、水量减少见于肾脏原发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 减少,而肾小管 减少,故引起 。 15. 肾血流重分布是指在病理情况下,出现 明显减少, 有所增加、使钠、水重吸收增加。 16. 水肿时机体主要有害效应有 和 。 17. 肺水肿是指 有过多液体积累和(或)溢入 内。 18.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 ; ; 。 第 四 章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1. 正常人动脉血液 pH 值维持在 ,主要取决于 与 的浓度比,正常时为 。 2. 正常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 作用、 的调节作用、 的调节作用和 的调节作用。 2 3.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是 、 和 。 4.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在细胞外液由 构成,在细胞内液由 构成。 5. 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包括 缓冲对、 缓冲对及 缓存对。 6. 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是 。血浆 可代偿性 。 7.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