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用地瓶颈 保障项目用地 破解用地瓶颈 保障项目用地 近年来,我市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快速推进,建设用地空间有限、可用地指标紧缺、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国家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我们既要蓄势而发,又要顺势而为;既要努力争取土地指标,又要另辟蹊径,采取有效措施,突破土地瓶颈制约。可见,破解土地“瓶颈”,已成为当前我市土地管理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持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拟着重分析在当前 “地根紧缩”的宏观调控下如何为建设用地指标“开源”,以解决我市土地紧缺的问题。 一、全市可利用的建设用地资源状况 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占用基本农田控制的非常严格,每年国家下达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除了保国家、省、市重点 项目外 ,由 市分配 到 县 一级 的指标已所 剩 无 几 。加 快经济发展,做 大 做 强 经济规模 ,必 须 采取适 合 全市经济现状的规划措施,按 照 “边 启 动 、边 建设、边 招 商 ”的思 路 。2 0 0 8 年我市有宜 华 一级 公 路 、陆 渔 路 改 建等项目,以及 市政府 确 定 的进入 工业园 区 的铝 东 阳 光 自 备热 电 厂 等项目,扣 除三 峡 翻 坝 等高 速公 路 用地,用地量 仍 在2 0 0 0 亩以上 ,报 批 压 力非常大 。 今 后 城市将 重点 规划两 片 工业用地,一是,;二 是。以工业园 区 为主战场,“抓现的,上快的,瞄准后劲大的”,强力吸引一批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进入园区,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区。 二、保障建设用地有效供给的主要措施 要做到既不突破国家政策红线,又要千方百计保障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根本出路是转变观念,变粗放用地为集约用地,变外延扩张为内涵挖潜,变违规违法用地为依规依法用地。主要措施是: 1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控制的用地计划指标 《土地管理法》规定,非农业建设新占土地,不仅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还要有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下达的用地计划,没有用地计划指标,项目占地也不予报批。用地计划指标的分配方式是,国家将指标下达到省,省再下达到市,市不再下达到县,由市统一掌握使用。但国家和省每年都要留出部分保重点的用地计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