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一、基本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探究归纳 Na2CO3 和NaHCO3 的主要性质。 技能目标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2、教学重点:Na2CO3 和NaHCO3 的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3、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 ( 三 ) 学 情 分 析 : 学 生 对 实 验 有 浓 厚 的 兴 趣 , 参 与 实 验 探 究 的 积 极 性 较 高 , 但 在 学 习 中 学 生 较多 是 用 机 械 记 忆 的 方 法 ,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不 够 深 刻 , 易 遗 忘 且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较 低 , 而 且 缺 乏 对 实验 现 象 的 描 述 及 对 现 象 的 本 质 分 析 。 ( 四 ) 设 计 思 路 “ 碳 酸 钠 和 碳 酸 氢 钠 的 性 质 ” 的 教 学 设 计 中 思 路 基 于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 教 学 设 计 始 终 围 绕“ 情 境 ”、“ 协 作 ”、“ 会 话 ”、“ 意 义 构 建 ” 四 要 素 展 开 , 希 望 通 过 设 计 , 营 造 良 好 的 学 习 环 境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 通 过 创 设 情 境 和 问 题 驱 动 促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