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栋微治理项目 计 划 书 社 会 工 作 服 务 中心 2018 年 1 月 23 日 1 “微”治理改善“大”民生 一、 缘起 *社区覆盖面积大,所涉小区多,人员组成多元化,为拉近邻里距离,更好融合社区居民,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进社区团结,现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居民自治组织为载体,立足楼栋特点与居民需求,探索实施楼栋用“微”治理工作法改善“大”民生。 微治理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工作重要抓手,将基层治理单元由社区向小区院落延伸;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载体,从微小的、大家关心的事情着手,将基层治理单元由社区向小区院落延伸;立足区域特点与群众需求,提出社区微治理新模式:由*社区党委牵头,以社区两委和居民自治组织为抓手,以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 社区领 袖培 训 、社区居民自治沙 龙 、社区主 题 活 动 ,推 动 社区居民社区参 与与能力建 设 ,促 进居民融合,构 建 和谐 社区。 充 分 协 调 带 动 与院落自治组织的自我造 血 作用、并 引 入 专业 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着实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服务能力与水 平 ,争 取 达 到 三 个 “微”目 标 。 二 、项 目 目 标 ( 一) 以“微行 动 ”为抓手,助 力实现“微心愿 ”。 社区微自治的开展 ,其 出发点是 居民的微心愿 ,问 需于民,了 解 民声 心愿 ,以民生关怀 为重点,从居民微心愿 出发, 2 完 善 社 区 微 环 境 、 处 理 社 区 微 事 务 , 并 以 “信息网格化”为纽带开启“微 生活”, 通过设立微 心愿笑脸墙, 让居民表达和实现微 愿望。并 且结合*社 区 实际, 让居民更有社 区 融入感, 更乐于反映自己心声。社 区 的微 自治的实施, 需要从小处 着手, 持续推进, 注重社 区 治理 “微 行动”的推行, 从细微 处 着眼社 区治理 发展, 有助于推进社 会关怀行动的开展, 构建起“社 区 共同体”。 (二)以 “微 组织”为纽带, 构建社 区 “大和谐”。 创建“特色之家”拉近居民距离, 为了更好融合社 区 居民, 增加社 区 居民的归属感, 在调查摸底居民各类爱好特长资源的基 础 上 , 创建社 区 “特色之家”的自组织。由 社 区 热 心居民及 专 业 人 士 参 与 建立的, 包 括 自治管 理 小组、 环 境 管 理 小组、 关爱互 助小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