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神经内科知识小结

神经内科知识小结_第1页
1/19
神经内科知识小结_第2页
2/19
神经内科知识小结_第3页
3/19
第一节:神经病学概论 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 周围神经:表现为手套和袜子型感觉障碍 2、 脊神经后根:受损相应区节段出现感觉障碍(前根为运动障碍) 3、 脊髓: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完全缺失,伴肢体瘫痪和大小便障碍。 4、 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脑干以脑桥为代表) 5、 内囊: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 6、 皮质:中央后回感觉有刺激病变时引起感觉性癫痫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的瘫痪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 体征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分布 以整个肢体为主 以几个肌群为主 肌萎缩 无 肌萎缩明显 肌张力 增高 减低 腱反射 亢进 减弱 病理反射 有 无 神经系统病例反射种类 名称 检查法 反应 Babinski 征 沿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划 拇指背屈,余各指扇形张开 Chaddock 征 用针划过足部外踝处 拇指背屈 Oppenheim 征 用拇指用力沿胫骨自上而下 拇指背屈 Gordon 征 用手挤压腓肠肌 拇指背屈 (Babinski 征,最重要的锥体束损害征。1、岁以下婴儿,食用大量镇静药,昏迷,深睡本征也可阳性。) 杰克逊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干相应的部位出现阵发性抽搐,抽搐可按运动皮质代表区德排列次序进行扩散。 杰克逊癫痫:口角、拇指及示指常为始发部位,因这些部位的皮层代表区德范围较大及兴奋阈值低。 脊髓:两个膨大,一个颈膨大,一个腰膨大。 颈膨大(C5-T1)病变引起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 腰膨大(L1-S2)引起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胸段脊髓病变引起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记忆方法,胸部靠近大脑,即中枢性;腰部靠近下肢,即周围性的) 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 syndrome):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深感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即同侧深,对侧浅。 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受损平面以下完全性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尿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脊髓严重性横贯性损伤急性期呈现脊髓休克。 表现受损平面以下迟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征不能引出和尿潴留。 (持续 2-6 周,后转变为中枢性瘫痪) 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后角损害时可产生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度觉障碍 但深感觉和触觉存在 中枢性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和反射性排尿。 脊髓:颈(C)神经 8 对,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神经内科知识小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