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六课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第二站 民族振兴的动力 学科 思想品德 学段:初中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社会科学 课件制作者 涂燕萍 肖卿富 讲课者 涂燕萍 单位 吉安一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加入 W TO 后,与世界融为一体,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的冲撞,交融将更加突出。初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大大增强,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树立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民族振兴的动力》是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在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认识国情的基础上,通过本课学习侧重感受科技的重要性,了解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学生情况: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初三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他们享受着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成果,但对科技的作用以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并不是十分了解,部分同学对我国的科技力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感受到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同时对“科技创新”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紧迫感,认为创新、发明是科学家的事,而这些对于自己是高不可攀的,由此缺乏创新的信心,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所以有必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式: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技术准备:多媒体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体会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树立危机意识,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逐步深化思考。能够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科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以及优先发展教育的紧迫性。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第一环节:千年飞天梦——体会科技的重要作用 引发学生思考科技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引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观点 第二环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