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一.经济发展阶段分析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曾经提出,国家的发展可以分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 4 个阶段。一个国家在这 4 个不同的阶段里,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阶段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一样,同时在不同阶段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也不同。运用波特的理论对高新区进行分析,其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核心竞争力也不同。L 要素群集阶段。我国高新区作为一种人为创造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区域,最初主要依靠优惠政策的〃外力〃驱动,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涌入,区内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生产要素也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土地及自然资源低效率使用,从而使得高新区处于低附加价值产出的状况。此时高新区发展和増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高新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2.产业主导阶段。在这_阶段中,高新区内_些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了。它们把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高新区因此也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新区发展动力由前一阶段的外力为主转向夕卜力内力并举,即政府政策1=志1=推动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高新区 R&D 主要依靠外部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高新区内 R&D 机构不多,企业 R&D 能力较弱。此时人们对高新区的増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我国目前大多数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基本上处于这一阶段,标3•创新突破阶段。随着高新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质量及其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区内产业及其骨干企业的 R&D 能力大大加强,各类 R&D 中心由区外大批转移到区内。各类创新活动(主要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高新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量风险资本的进入、原创性创新的涌现、“创新文化〃的形成、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大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高新区的国际化及绿色环保化趋势成为创新突破阶段的显著特点,其増殖手段主要是〃创新链〃。高新区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和对地区乃至全国的巨大贡献十分显著。目前我国的高新区还难以完全进入这一阶段。从国外经验看,也只有美国的硅谷等少数科技园区可以认为是处于这一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二次创业〃实质上是高新区从〃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