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窝洞的制备(6 学时) [目的和要求] 1、掌握 Black 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2、掌握各类洞形特点及制备原则. 3、要求教师示教和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练习. [实验内容] 1、复习牙体解剖并掌握解剖要点. 2、深刻理解窝洞的结构及备洞的意义. 3、基本掌握五种洞形的制备 [实验用品] 涡轮机手机、钻针、探针、镊子、口镜、挖器、气枪 [方法和步骤] 一、洞的构成 洞壁:即窝洞的内侧壁. 洞角:两壁相交的线角,三壁相交成点角. 洞缘:是洞壁与牙面相交而成的窝洞边缘. 二、窝洞制备的一般原则 1、去尽龋坏组织. 2、外形洞缘部位的形状应制备成圆钝的曲线. 3、抗力形和固位形,这两种是难以分开的形态. 三、增加固位作用的各类因素 1、充填体与洞壁接触紧密. 2、洞底要有一定的深度. 3、窝洞要有倒凹. 4、鸠尾固位形也是一种倒凹. 四、增加抗力作用的有关因素 1、窝洞需底平壁直. 2、洞缘作圆钝曲线. 3、龈壁要有一定宽度. 4、复面洞之髓壁与轴壁相交之线角需要做斜面. 5、降低薄弱牙尖. 五、各类洞形的制备 Ⅰ类洞的制备 1、用小圆球钻或裂钻从洞口进入达釉牙本质下 0.2~0.5 毫米钻针方向应与牙体长轴一致. 2 、用合适的倒锥钻或裂钻按原有的深度向所需要的方向扩展.洞壁应避免倒凹形成. 3 、尽量做到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分明,洞底必须在牙本质层内.如洞形较浅,用倒锥钻或裂钻在适当的部位做倒凹. 4 、深洞要注意保护牙髓注意深度,近髓角的髓腔内的龋坏应最后去除. 5 、龋坏窝洞当去除软化牙本质后,洞底是高低不平的注意这时不要把洞底用裂钻找平,此时可以让底不平,一旦找平有可能穿髓之处可以垫底后使洞底平. 6 、如窝洞有一个侧壁略向外敞开,若将此壁备直会使洞壁变薄而易折裂,此种情况可以壁不直. Ⅱ类洞的制备 1 、用小裂钻先从牙合面近远中点隙处进入,钻到釉牙本质界下 0 .2 ~0 .5 毫米处,然后向近远中边缘嵴扩展,磨去边缘嵴. 2 、用小裂钻从牙合面近(远)中,钻针对准邻面牙本质界稍偏牙本质层往龈端钻磨,钻磨到牙颈线以上 1 毫米处,使钻针与牙长轴平行,再向颊、舌方向钻磨扩展至自洁区. 3 、使颊、舌壁末端与龈壁成直角,轴髓壁与髓壁橡胶成直角,形成一个阶梯形,在相交之线角上作成斜面,龈壁的宽度磨牙在1 .5 毫米,双尖牙在1 毫米. 4 、用倒锥钻或裂钻,沿牙合面原有洞的深度,向牙合面沟钻磨形成鸠尾形. 5 、用裂钻除去无基釉,修整洞形.用倒锥钻在牙合面洞底做潜凹,完成二类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