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筷子的制作 筷子,作为餐具,它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反映出古老而悠久的华夏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人的一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筷子,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那您知道,这看似简单的餐具,它有多少种类,它要经过多少道生产工序才能摆上餐桌,成为我们进食佳肴的餐具。 首先咱们看一下筷子都有哪些种类。 一、 筷子的种类 筷子按其材质可以分为竹木材质、金属材质、玉石材质等。 竹木材质:例如毛竹筷、乌木筷、鸡翅筷、小叶紫檀筷、铁木筷等。 金属材质:例如金筷子、银筷子、不锈钢筷子。 玉石材质:这类筷子有岫玉筷、蛇纹玉筷等。 其它的筷种还有牛骨筷、陶瓷筷、景泰蓝筷、密胺筷、琉璃筷、贝壳筷等。 下面我们以竹筷为例,具体介绍一下筷子的制作工艺。 二、 制作竹筷 竹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竹林资源较为丰富,而且适合制作筷子的品种也很多,我们就以通常普遍使用的竹筷为例。 1、 选材 制作竹筷的材料以毛竹为好,因其材质坚硬、生长周期短、产出量大。通常我们选择生长 3-5 年的毛竹为原料,因为这时候的竹材周长已达到 30 厘米左右,竹身笔直,竹节鲜明,其纤维密度较适合制作筷子。 2、备料 (1)、截段:选择好毛竹,接下来就进入截段的工作。首先要把靠近竹根一米五左右的部分截掉,因这部分竹节多,纤维粗糙;再把靠近竹尖端一米左右,材质纤维较为柔软的部分截掉,剩下的竹身部分就可以用来制作筷子了。 为了便于加工,首先把竹身截取成100 厘米左右的长度,再根据筷子的长度为20-30 厘米的特点,将100 厘米的竹段再分割成三小段,使每段长33 厘米左右。在分段的过程中遇到的竹节部分要去掉。锯好后的竹段就可破坯了。 (2)、破坯:破坯是利用篾刀把竹段分割成竹坯。选择一节竹段,利用篾刀从竹段的顶端竖着劈下去,劈好的竹坯截面长7 毫米、宽5毫米左右。 …竹段经破坯后,被分割成30 至 40 根竹坯了。破坯工序完成后我们将对这些竹坯进行消毒。 3、 消毒清洗 消毒杀菌在整个筷子的制作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我们在消毒的过程中采用漂白粉杀菌。首先把捆好的竹坯放入到消毒池中,每捆竹坯是100 根。根据池子的大小,可自行安排一次漂白竹坯的数量。现在我们画面中的这个漂白池长5 米、宽1.5 米、高1 米,一次可以漂白坯料 90 捆。接下来向池中注入清水,再放入漂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