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知道《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了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知道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概况;了解四大发明的传播和应用情况。理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改进、应用和传播,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等;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自由结组阅读课文,在填写表格“四大发明发展历程及意义”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总结能力和历史质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四大发明的产生过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发明、发现往往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培养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四大发明贡献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应用与传播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 教学步骤: 1、导入 讲述本课的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使学生了解纸发明之前书写材料的演变和缺点以引出纸的发明以及四大发明。因为四大发明的概况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或小学的科普课有所了解,教师也可以请学生介绍他知道的相关人物、年代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课内容。 2、讲解 一、造纸术 根据课前提示提供的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说明纸发明前书写材料的缺点----笨重和贵重(也可以举下列事例进一步说明:一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有名学者惠施,号称“学富五车”;二是秦始皇每天批阅的文件,重达 120斤;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奏牍要两个大力士才能气喘吁吁地抬进宫殿;三是汉代一匹长四丈宽二尺二寸的帛值 720斤大米),刀笔并用----书写不便。人们急需新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势在必行。 利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代纸》照片,证明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注:由于史学界对几种出土古纸的断代尚有歧义,教师要谨遵教科书切勿展开。)纸的优点是轻薄、价廉而又方便携带、贮存,恰恰弥补了此前各种书写材料的缺陷,具备代替原有书写材料的优势。 纸虽然已经发明,但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原料也受限。指导学生观看《蔡伦》像,蔡伦总结劳动人民造纸的经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