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_第1页
1/8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_第2页
2/8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_第3页
3/8
学案设计 课题: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 .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其发展特点的差异,并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 .通过仔细观察本课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和“半坡出土的纺轮”“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及“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等图示,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 .通过对本课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和学科交叉知识运用的能力。 德 育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 ,学生认同 创 造 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 的先 民们 在 自 己 劳 动 成 果 中体 现出的智 慧 与 淳 朴 的情感 ,以及他 们 对人 类 社会物质 与 精 神 进步做出的特有贡 献 ; 进而激发学生对祖 国历史和文化 的认同 之 心 ,对中华民族 祖 先 的尊 敬 之 情。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 点 私 有财 产 、贫 富 分化 、阶级等历史概念和这 些 历史概念出现 的背 景 。 ●教学方 法 及手 段 1 .故 事 导 入 法 。2 .讨 论法 。3 .联 系 讲 述 法 。4 .图表 法 。 5 .图片 分析法 。 板 书 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总计用时4 分钟):老师提供的一些重要词语,同学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字词连在一起,讲个完整的故事,当一回小作家。这些词语是:传说、神农氏、小鸟、谷籽、禾苗、木、石、耒耜 土地、食物食用。我将给同学2 分钟准备时间。 同学们大体意思回答为:传说中,神农氏看到小鸟把衔来的谷籽儿丢在地上,便长出了禾苗,于是就试着采来谷籽儿埋在土中,果然长出了谷苗。他十分欣喜,于是就用木、石、骨制成耒耜等农具,教人们翻松土地,采来穗大实多的谷籽儿埋入土中,待长成结穗后收割,供人食用。他还用同样的办法,种植其他作物。后来,神农氏播种五谷的办法,传遍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