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 3节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体流动速度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3)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4)知道液化放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2)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2)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一茶杯冷水、一茶杯开水、毛玻璃2个、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针管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汽化 引出汽化的概念 【实验】教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出“水”字,过一会,“水”字不见了. 【问题】水哪去了? 【问题】你能举出哪些汽化现象? 学生给出汽化的定义: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 汽化有两种方式 教师从学生举例中提取例子引出: 【提出】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列举汽化现象的实例: 洒水后的路面干了; 湿衣服干了; 持续加热折烧菜锅,烧干了; 1.蒸发 蒸发的特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 【演示实验】将水擦抹在毛玻璃上,一会儿玻璃上的水变干了(将此毛玻璃放在实物投影上). 【思考回答】这个变化在什么温度下发生的?这个变化对温度有要求吗? 【情景图片】提示学生几种日常生活中晾衣服的情况. 【问题】 三幅图分别突出了什么不同?导致什么结果不同?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使自己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应用 1】你能举出蒸发吸热的实例吗?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你注意过吗? 同样的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 天热时,狗靠为什么会伸出长长的舌头? 引导学生,一年四季都洗衣服,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