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与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本章从科学理论的特点(即它必须满足的逻辑条件与经验条件)出发,讨论对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与实践检验,并进一步作出分析。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逻辑条件。科学理论是用数量上尽可能少的、逻辑上互不相关的假设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概念体系,这个概念体系是“关于自然界的一个逻辑上前后一贯的摹写”。第二,经验条件。科学理论必须反映“各种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能够根据那些已经经验到的事实去预见以后发生的事实”②。把这两个基本条件(逻辑条件同经验条件)联系起来的基本方法就是观察方法与实验方法。所以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理论虽然是科学家的自由创造,但它们是否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可以而且必须“后验地(a posteriori)用经验方法来检验”。并明确指出,“(科学)理论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的‘真理性’也正在此”。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当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它要经过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检验和选择,才能被科学界所接受。科学理论的评价、检验和选择,首先是经受同行的质疑和批判,如科学概念与实验方案的同行审查、不同规模的实验验证等等。 科学理论的评价,是判断科学理论优劣的过程。科学理论的检验,是判断科学理论真假的过程。科学理论的选择,是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科学理论中挑选出更佳的理论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实验检验,因为只有经过实验检验的理论才是科学真理,才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真理”。爱因斯坦说,他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当然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理论的评价、检验和选择往往密切联系在一起,有时候很难加以区分。 科学理论的结构是由少数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通过逻辑推理与数学演算推演出的命题系统,它表明对这些概念作出的论断(即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科学理论的功能是:一方面它的命题系统必须如实反映各种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这是通过实验检验证明的);另一方面,在建立了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使我们能够根据那些已经经验到的事实去预见以后发生事实”。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作出评价,它属于理性的考察,有时候也被人们称之为理性检验。新的科学理论首先应当经得起理性的检验。理性的检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