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1 道德的基本含义:道德是人们对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2 道德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 3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4 社会主义道德显著标志是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5 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的。 6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到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宣传日9 月 20 日 7 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 a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B 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C 赢得职业声誉。 8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9 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 多选 A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B 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工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 10 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 多选 A 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 B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 C 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11 职业道德守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到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2 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 爱岗敬业、格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3 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a 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B 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 c 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D 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1《宪法》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并颁布实施。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并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性文件。 3《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第一次将职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概念。1996.9.1 施行 4《职业教育法》基本作用: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5《职业教育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6《职业教育法》的意义:从职业教育本身的角度,规定了职业教育的作用、职责等,不仅丰富了职业培训的内涵而且细化了职业培训的形式,强化了职业培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