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肥皂培训资料1

肥皂培训资料1_第1页
1/28
肥皂培训资料1_第2页
2/28
肥皂培训资料1_第3页
3/28
一、 肥皂的来源 肥皂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宋代庄季裕的《鸡肋篇》介绍,浙江每年深秋,人们将果莱采下,煮熟捣烂,加以香料、白面,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可以说这是肥皂的祖先。 2、相传一人不小心将牲口的脂肪掺杂着草木灰,后发现这混合物有助于消除衣服上的油污,这可能是肥皂最早的雏形。 3、肥皂源于古埃及,由一王宫厨师发明。 4、我国在公元前 4-前 3世纪时已经出现了肥皂液。《周礼》、《农书》有都有记载,虽然古代我国并未发明出确切的肥皂产品,但却间接地使用了肥皂的化学成份。 5、肥皂是早工业制造出的清洁剂,在十五世纪,威尼斯已经有肥皂的生产,到了十八世纪末,LeBlane制工业问世后,由于获得了大量廉价的碳酸钠,促使肥皂工业有了新发展,十九世纪,肥皂制造已成为主要的工业,之后,由石化原料制成的界面活性剂取代了肥皂,成为清洁剂的主流。 二 、肥皂的发展历史 肥皂作为最古老的洗涤用品,至今已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不过肥皂的正式普及是始于 18-19世纪。 早期制作肥皂采用的是直接火法,那时所用的碱是从植物灰中滤出的碳酸钾,在煮皂的过程中,中性油脂产生缓慢的水解作用,生成的脂肪酸和碳酸钾产生皂化反应生成肥皂。后来随着碱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制皂的碱逐渐转化为氢氧化钠,但那时采用的还是直接火法,直到 19世纪末才开始使用开口蒸汽翻煮并持续至今。 二十世纪中叶,合成化学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洗涤剂提供了廉价的化工原料,促使了合成洗涤剂的兴起,使肥皂的发展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段时间肥皂的产量曾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基于对环境的关心和资源的可再生考虑,肥皂的发展必定会有新的契机。 三 、肥皂的制皂方法: 1. 中性油脂皂化反应 2. 脂肪酸中和反应 3. 用复分解法制皂 四、 肥皂的物理性质 密度:无水皂的密度接近1000kg/m3,正常的肥皂的密度在960-1020 kg/m3间波动。 熔点:纯的无水皂的熔点为225-270℃,随着水分含量的提高皂的熔点会随之降低,通常TFM为60左右的皂的熔点低于 100℃。 吸水性:肥皂中由于含有亲水基团所以具有亲水性,肥皂在吸水时会放出大量的水化热,所以大量堆积的皂片或皂粉长期堆放热量囤积可能会引起自燃,要特别小心。 溶解度:肥皂要溶于水后才有去污力,所有肥皂的溶解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肥皂的去污力。 硬度:水分,饱和度,金属离子,填料。 耐磨度:水分,脂肪酸结构,脂肪酸种类,金属离子,填料。 粘度:温度,浓度,脂肪酸组成,电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肥皂培训资料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