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一、科内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发生差错的时间、责任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及处理结果。二、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三、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工作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四、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五、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六、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七、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近期差错事故发生的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处理差错事故的有关规定(一)、护理差错事故分类1. 医疗(护理)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分为护理责任事故和护理技术事故。护理责任事故一般是玩忽职守、敷衍塞责、违反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所致;护理技术事故是由于技术过失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2. 护理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违反操作规程,给患者造成精神或肉体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护理差错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一般差错是指造成服务对象轻度身心痛苦,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严重差错是指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服务对象身心痛苦,影响诊疗,延长了治疗时间。但未造成严重严重后果。3. 护理缺点(陷)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是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并未发生在患者身上(如错抄医嘱,但未执行)的现象,称为护理缺点。护理缺点是构成护理差错的危险因素,而护理差错又是构成护理事故的危险因素。因此,对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的有效管理是防范、杜绝护理事故的重要手段。护理差错事故处理规定I 类差错(严重差错)定义: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