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五篇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军队穿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拉开序幕。”70 年后的 2024 年,《为了和平》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的巨大贡献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尤其记得《正义担当》,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收到朝鲜的求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开赴朝鲜战场的景象。“落后就要挨打。”晚清政府的无能,使旧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新中国成立后,若朝鲜在美国统治中,那么中国将三面受敌。所以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扛着保卫和平抵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人民的决心和意志从未改变,历久弥坚。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经历长征、抗日战争、内战,制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人民军队的军威。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神圣职责,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古老的民族,新生的国家,一扫中国近代的屈辱。 金城战役停战之时,正是 1953 年 7 月 27 日朝中代表团与所谓的“联合军代表团”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之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增强了中国广阔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不再是曾经的弱国,科技从落后走向先进,兵种从单一走向合成装备。1950 年后二十一年的同一天,中国在联合国赢得自己的权利、地位和尊严。这看似巧合的历史,实则有他必定的逻辑。 毛主席曾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能战,方能止战。这也是这场战争的一个目的。 因此,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无私才能无畏,信仰铸就忠诚《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五篇【二】 经历过动荡,方知和平的宝贵;经受过血与火,更珍惜美好的生活。终于,又回到了谈判桌前,谈判代表们重新拾起了士兵们不小心滑落的橄榄枝,回顾艰难走来的战争道路。 我仿佛置身于充满鲜血与荣耀的战场,看到了在零下 40 度低温里被称作“原木”却仍然排山倒海般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