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晴了的时候》导入教学设计 --------------------------------------- 《在天晴了的时候》导入教学设计 南沿村完小尹改娥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讲授新课:一、导入(一)出示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漂亮温柔,纯洁幽雅。代表作品《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二)老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了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体验或自己的直觉感悟,表达自己的 看法,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播放与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课件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在头脑中感知雨后天晴的清新。)(四)过渡: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漂亮。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