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鲁迅教学设计 孔乙己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摧残下的一个可怜的牺牲品。下面是我给大家共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渴望大家能够宠爱! 《孔乙己》鲁迅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一、认识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罪恶,学习鲁迅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二、理解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中的作用。学习本文遣词造句的简炼、精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难点:对孔乙己人物性格的理解。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本文写于 1918 年冬,发表于 1919 年 4 月的《新青年》,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呼喊》。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宠爱《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宠爱《孔乙己》呢?孔乙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细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得到明确的回答。 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悲剧是仆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道理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悲剧,往往令人泪下,然而,读了孔乙己的悲剧,眼泪往往向肚里流,心里有隐隐作痛之感。这又是为什么呢?学习之后我们可得到回答。 这篇文章是举世有名的著作,情深、意深、含蓄、肤浅,必需仔细阅读,主动思考,好好领悟。 二、检查预习,点出传神之笔。 谁能精确地回答:作品中的仆人公姓甚名谁?文中哪一句话形象而概括地刻画了作品主角的特别 身份?这是一种怎样的特别 身份? 学生回答后,点明:“孔乙己”是“外号”,不是姓“孔”名“乙己”。孔乙己三字出自旧描红簿,由于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大意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外号,叫作孔乙己。一个人活在世上,连姓名都不知道,以“外号”代名字,可想而知这个人物的命运不佳,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文中“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的人”这句话形象而概括地刻画了作品主角的特别 身份。“站着喝酒”,说明生活贫困,经济拮据,与“短衣帮”同处于社会底层的经济地位;“穿长衫”,为的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显示比“短衣帮”高贵。在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