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听讲座心得

《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听讲座心得_第1页
1/3
《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听讲座心得_第2页
2/3
《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听讲座心得_第3页
3/3
《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听讲座心得立德树人,上善共生,培育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郑州航空港区新时代首届区域德育品牌建设论坛暨德育成果发布会在郑州航空港区进行。 活动开始是由李镇西老师带来《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的报告。李镇西是四川省特级老师,新教育讨论院院长,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践行者。在报告中,李老师这样提到:把德育看作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是努力让师生都共同生活在充满道德意义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彼此学习,情不自禁地互相感染。像青草一样朴素、像小花一样美好,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所谓“润物无声”,所谓“潜移默化”,所谓“耳濡目染”,所谓“潜滋暗长”……都在其中了。当“德育”越来越显赫时,德育已经消逝了。正如杜威所言一个时代强调的总是这个时代缺失的。 李镇西老师欣赏于漪老师的家庭教育。第一,要善良。第二,要忍让,多想着别人。 一、教育要遵循常识,教育不是拿来给别人欣赏的。万人洗脚违反了教育的隐蔽性、长远性和复杂性。所谓“教育”,就是做给学生看,这是最大的教育常识。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二、教育要有儿童视角。老师要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时代最有文化气息的是树,现在的学校已经远离自然。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让学校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适应学校。学生爱你比什么都宝贵! 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核心-共同成长,要素-情感、平等、互助。 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声不响,不知不觉。每次突发事件都是教育契机,每个特别儿童都是教学资源,每个教育难题都是科研课题。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让职业充满着诗意,把教育编织出童话。 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 擦亮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 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就是一个幸福的老师。 我们要把三年怎样的时间,留给孩子未来的记忆? 用每一天朴素的劳作,把一堆琐碎的日子铸造成伟大的人生。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常态》听讲座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