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 800 字 早晨落下的花在黄昏去拾缀,虽然或许花不再似早上般娇嫩,可也更多了份乐趣;青春往事到长大后去追忆,可能已经没有曾经的心情,却多了份满足。或许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感情,鲁迅先生才写下《朝花夕拾》一书吧! 书中短短的十篇文章,几天便读完了,可读完之后却感受颇多,有对庸医误人不懂装懂的愤慨,有对百草园的向往,有对衍太太的多嘴多舌的厌烦,有对长妈妈的敬重,但更多的,是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对范爱农的惋惜。 的确,在当时,动乱不定,被日本等列强欺凌的中国是那样不堪一击,早无从前雄风,也不免会被其他国家轻视。可是,藤野先生却不因此而有意冷落鲁迅,反而赐予他更多的,更热枕的关怀,帮他修改笔记,细心询问其近况,还担忧鲁迅是否能接受解剖教学。而且,就在鲁迅要离开仙台时,还鼓舞其要仔细努力,他们二人的师生情意,并未因当时的政治局面而裂开,反而更多了份珍惜,贵重。藤野先生对鲁迅热心的期望,不倦的教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期望中国有〔作文 https://.ZuoWEn8.Com/〕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期望新的医学传达中国去。这种爱,摒弃了民族间的偏见,藤野先生,无论在我的心里眼里,都是宏大的。 而生活在当时的社会,除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热切期盼,中国自己,也有一批爱国学子,范爱农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正直倔强,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格外不满,追求革命,追求解放,可在辛亥革命后却备受打击,心忧天下却力缺乏,只能做一潦倒老师,最终自杀于湖中。他的命运是可悲的,可却鼓舞了千千万万的国人要努力奋斗,摆脱落后。或许这些对我们还言之过早了些,可无论如何,我们应敬重范先生,在心中埋下为中国日渐强大而奋斗的种子。 《朝花夕拾》,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本回忆式的小说,更是当年鲁迅先生真实的生活写照,看似无意,却让后人感受良多。所以,我们也应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特别记忆,让自己对生活更热忱,更乐观;对祖国尽心尽力,使祖国更强大;对人心怀善意,多一份理解。不管风雨,坚持向前,不愧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