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11)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11)_第1页
1/8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11)_第2页
2/8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11)_第3页
3/8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11)最新修订及指南解读 目的:探讨最新版ASIA标准(2011版)的修订之处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方法:通过 ASIA标准委员会提供的最新ASIA标准英文版,与上一版的英文版进行逐句逐字对比,找出其中不同之处。并根据上一版标准临床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修改之处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共发现新标准较上一版作出 15处较大的改动。其中有些为描述方法的改变,有些为了着重强调某些条目,而有些改动则是根本性的修改。 结论: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上一版标准公布实施 10年来世界各国临床康复医师的实践体会,对该标准做了审慎的修改,使之更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将对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和相关科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 统一的脊髓损伤功能评定标准对于临床及科研人员之间进行正确交流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首次制定了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标准,在1992年9月7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脊髓损伤学术年会上被国际脊髓学会(ISCoS)确定作为国际标准加以推荐。该标准先后经过多次修订,为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价提供了一种相对量化的指标[1-5]。2011年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和国际脊髓损伤学会(ISCOS)等再次对该标准作出修订。本文拟对该标准的最新修订进行分析和探讨,期为国内广大脊髓损伤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通过将最新ASIA标准(2011年)英文版,与上一版(2000年)检查标准的英文版进行逐句逐字的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并根据上一版标准临床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本次修改之处的临床意义进分析和解读。 2 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最新ASIA标准(2011年)英文版,与上一版(2000年)检查标准的英文版相比发生了多处较大的改动。其中较大改动的内容达15处。 本次发生较大变化的15处列举如下: 1.明确了 ASIA标准的版本问题。 2.对肛门感觉检查提出了标准的检查方法和判定方法。 3.对关键点的描述进行细化与明确化。 4.明确了轻触觉的检查细节。 5.明确了针刺觉的检查细节。 6.对关节运动觉检查提出了细化的标准。 7.对深压觉检查提出了细化的标准。 8.对肌力检查判断标准进行了修改和更详细的描述。 9.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的检查细节进行明确。 10.对损伤平面的判定方法进行修订。 11.对ASIA残损分级标准进行修订。 12.对ZPP判定方法进行修订和细化。 13.对临床综合征的定义进行全新阐述。 14.提供了网络版学习资料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1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