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运用,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及构造。2、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感知事物→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中体会科学讨论的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知识迁移的方法,培育学生的科学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和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培育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渗透实事求是和科学献身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何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掌握科学讨论的方法,培育科学讨论的能力。三、教法与学法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老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加强组内同学间的合作、讨论和沟通,加强师生间相互反馈,以问题和小组沟通贯穿教学的始终,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开学时就将学生 4 人一组分组,分组时男女生分开后,自由组合,便于讨论与沟通,随着学习的深化,可适当调整小组成员,每个组至少有一个好的同学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带领小组同学开展自主式学习。四、教具与学具学生用:铁架台、学生电源、大号试管和温度计各三支、导线若干、量筒、煤油、电阻丝(5、10、10 欧各一根,老师课前用电炉丝截取并焊好导线)。每小组一套。老师用:与学生的基本相同,温度计改用数字的,另加各种电热器(电炉、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等)、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平台。五、探究实验:讨论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六、教学活动实录(部分):(一)导入新课师:(老师出示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这几种电器各有什么功能生:煮饭、照明、吹风。师:这些电器虽然功能不同,有没有共同点(学生小组讨论,请三位同学上来各拿一个电器,同时通电实验 1 分钟,并请他们触摸电器和电扇的电动机部分)(凡老师提出问题,老师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生:它们工作时都会发热。师:对!电流通过任何电器或导体,电器和导体都会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热效应。(老师板书:电流热效应)师:这种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生:电能转化为内能。(老师板书:电能转化为内能)师:它们产生的热量有什么不同生:(学生讨论后)它们产生的热量有多有少。(在学生心里自然产生了“产生热量有多少”这个问题。)【点评】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期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二)科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