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膜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

膜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_第1页
1/10
膜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_第2页
2/10
膜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_第3页
3/10
膜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分类及处理对象,应用?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程、趋势,及膜的污堵问题? 一、 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 、 膜分离技术的定义 膜分离技术系利用具有特殊选择分离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形成不同形态结构的膜,在~定驱动力作用下,使双元或多元组份透过膜的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或特定组份密集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特点:  无试剂加入,无额外材科损耗,无需再生,无二次污染,可连续操作。  能充分利用工业压力源做为膜分离推动力,物料仅通过简单地流经膜表面即可得到分离或浓缩。  工艺兼容性强,易与相关工艺配套,能因地制宜地满足多样化工艺组台要求。  模块组合方式既可满足集中应用,又可进行单元操作,不受场地和自然环境的限制。  常温操作.投资少、能耗低、回收率高,无公害。  设备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工艺简单,组装方便,容易操作。  一般无需相变和化学变化即可达到分离目的。 2、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 国外分离技术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早在上世纪 30年代,硝酸纤维素微滤膜已商品化,近年来开发出聚四氟乙烯为材料的微滤膜新品种,它使用范围非常广,销售额居于各类膜的首位。从上世纪 70年代,超滤应用于工业领域,现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上世纪 80年代,新型含氟离子膜在氯碱工业应用成功。第三代低压反渗透复合膜,性能大幅提高,已在药液浓缩、化工废液、超纯水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79年 Monsanto公司成功研制出 H2/N2分离系统。渗透汽化于 80年代后期进入工业应用,主要用于醇类等恒沸物脱水,该过程节约能源,不使用挟带剂,使用起来比较经济。此外,用渗透汽化(PV)分离有机混合物,近年也有中试规模研究的报道。 2、国内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1) 改善膜性能 根据目前国内膜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或改善膜的性能,以利于膜技术扩大推广应用。改善膜性能的技术方向是: a)能够抗污染,包括微生物垢和石油类污染物等对膜造成的污染; b)能够抗堵塞,包括微生物、油和固体粒子等对膜形成的孔径堵塞; c)无需苛刻的预处理,缩短流程,简化操作,降低建设投资,节约运行费用; d)具有较高的通量,提高产水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或再处理量; e)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耐受高压、反复清洗、生物膜等重物的拉伸; f)具有较好的有效孔径分布率、较好的分离性能和稳定的理化性质,耗能低,寿命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膜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