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全累和超累这两种累进税率形式的区别。(2 0 1 0 年 0 7 月) (1 )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1 分) 全累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重合,而超累的实际税率曲线地域名义税率曲线(1 分) (2 )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超累负担合理(1 分) (3 )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说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慢(1 分) (4 )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1 分) 2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收原则。(2 0 1 0 年 0 7 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收原则有财政原则、法治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1 分) (1 )财政原则:设计税收制度的首要原则,包括:充裕、弹性、适度等三个方面(1 ) (2 )法治原则:包括税收程序规范原则和征收内容明确原则(1 分) (3 )公平原则:包括税负公平和机会均等(1 分) (4 )效率原则: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1 分) 3 .简述 1 9 9 4 年税制改革的必要性。(2 0 1 0 年 0 7 月) (1 )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1 分)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宏观调控(1 分) (3 )税制改革是当前整个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一环(1 分) (4 )现在的分配关系既不合理,也不规范(1 分) (5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我国经济是国际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1 分) 4 .简述增值税的优点。(2 0 1 0 年 0 7 月) (1 )增值税具有适应性强的优点,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合理化(2 分) (2 )增值税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1 .5 分) (3 )增值税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1 .5 分) 5 .简述纳税人和负税人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2 0 1 0 年 0 4 月) (1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 分) (2 )负税人就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1 分) (3 )两者关系如下: 有的税种,税收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如:所得税的纳税人和负税人。(1 分) 有的税种,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如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