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点串讲 1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指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随着人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发现,不断修正自我。(p 3 ) 2 、技术:在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从狭义上讲,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广义地讲,除操作技能外,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度、方法。 3 、好奇心:是指对周围环境中的新异刺激的积极反应倾向。儿童的好奇心常常表现为对新异刺激的注意、趋向、提出问题、操作、摆弄等行为倾向。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p 1 2 ) 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包括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p 1 6 ) 二、选择、填空 1 、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包括两个方面,即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索过程。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p 2 ) 2 、学前儿童科学的要素:探索态度;探索对象;探索过程;探索结果。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学前儿童学科学,进行探索活动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p 9 ) 3 、探索态度:是指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它是儿童学科学的动力。儿童的探索态度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学科学活动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要素。探索态度也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心理前提。 4 、探索对象:是指儿童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学前儿童学科学的活动特别依赖于具体的探索对象。探索对象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探索对象是(1 )外部特征或表现要能激发儿童的兴趣,(2 )具有一定的可探索性的事物。 5 、探索过程:是儿童运用科学方法与探索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儿童获得探索结果的必经之路。探索过程是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它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本质特点和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色。 6 、探索结果:是指儿童通过探索、尝试发现的科学事实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科学知识。探索结果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可能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 7 、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点:好奇、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