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专家讲座资料

专家讲座资料_第1页
1/4
专家讲座资料_第2页
2/4
专家讲座资料_第3页
3/4
专家讲座资料 走进田园──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教研参考 走进田园──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 陈恒舒 正如一般文学史所叙述的那样,我国“四时田园诗”的母题开创自《诗经·豳风·七月》。它是我国历史上极少见的叙述农事与农家生活的诗歌,详细、具体地记录了周代下层劳动者一年到头的劳动生活。诗中有世情图,有风俗画,且叙述得有条不紊,体现了作者对于农事深切透骨的体验。 后世的文人亦开始写作田园诗,较著名的是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以及南宋的范成大,其作品亦各有特色。陶渊明是第一个正式大量写作田园题材诗歌的诗人,他有着切身的劳动体验,同时,作为一个受玄学影响较深的隐者,除了对农家日常生活的叙述,在诗歌中还不断表现出隐逸的思想和玄妙的哲思。田园诗到王孟可谓一变,王孟已经不再参加劳动,甚至于他们的“隐逸”都很值得怀疑。而田园对于他们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审美对象。在王孟的诗中,我们只能看到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生活,“劳作”的主题已经淡出,盛世之中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则格外突出地表现出来,对山水田园之美的刻画,对田园生活的闲适状态的描述也达到了极致。田园诗到范成大可谓又一变,诗人开始真正走入民间,走近下层的民众,更加真实而具体地表现田园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王孟以来对山水之美的关照,转而向《诗经》的传统,向血汗与泥土回归。以下试从几个田园诗歌中的常见主题入手去比较范成大与前代诗人的异同,进而分析范诗的特色。 一、隐逸 文人大量写作田园诗自陶渊明始,而陶渊明最初的身份就是“隐士”(钟嵘称之为“古今诗人隐逸之宗”)。于是在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田园与隐逸的主题总是密不可分的。这在唐人的诗歌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王孟的诗歌中有很多歌颂隐逸的作品,而多数都以田园为依托,俨然隐士之形象。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和精神世界,又与真正的隐者如陶渊明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不管怎样,对于陶、王、孟等诗人来说,这些表现出隐逸主题的田园诗歌大都创作于壮年,即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建功立业的年龄,是“仕”是“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问题,一个人生选择上的矛盾。这也是中国每一个封建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范成大在写作田园诗的时候则基本不存在这一问题。范成大早年仕途顺畅,官至参知政事,尽管在官场也是屡有挫折,但仍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出使金国亦圆满完成任务。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也主要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专家讲座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