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合拍地表现老鼠左右张望走的动作,较形象夸张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2、鼓舞幼儿大胆想象,探究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从中体验韵律活动的欢乐。3、启发幼儿做幅度较大的动作时,留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活动预备:课前玩过泡泡糖,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熟悉教学过程:1、说唱童谣,嬉戏导入,初步渗透 A 段乐曲的节奏。老师带着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 A 段乐曲 XXX XXX︱▏ 0 ▏的节奏。2、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制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1〕引导幼儿商量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小老鼠最喜爱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当怎样走?'"小老鼠只是静静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当怎么看?看哪里?'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觉。〔2〕带着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好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3、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商量、猜想:"这是什么声音?'"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舞幼儿大胆猜想〕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制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商量:"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3〕带着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4、播放完好的乐曲,引导幼儿观赏、感受完好的音乐形象。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嬉戏,尝试完好、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6、增加"大花猫'角色,在韵律中玩嬉戏。活动反思: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进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力量,积累肯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