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范文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范文 一、打造全产业链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高效进展-肥东县牌坊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近年来,肥东县牌坊乡把蔬菜产业进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明确提出“打响民族牌,做好菜文章”的进展思路,强力推动设施栽培,努力打造“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使蔬菜产业成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引擎,助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基本情况。牌坊回族满族乡位于肥东县城以北 7 公里,近城临县,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略显,有进展蔬菜生产的良好基础条件。乡域总面积 83 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7.1 万亩,辖 11 个村,316 个村民组,总人口 4.2 万,其中少数民族村 5 个,少数民族人口5700 人。近年来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国第三大杭椒生产基地,春秋两季产值近亿元。 (二)取得成效。牌坊乡已进展蔬菜面积 2 万亩,主导产品杭椒、西红柿、西甜瓜等,年产各类蔬菜 4 万吨。其中杭椒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杭椒 2 万吨,产值 1.8 亿元。杭椒在蔬菜类里属于高档蔬菜,品质好产量高,春季一亩地大概产量在 5000 斤,秋季一亩产量在 4000 斤。高峰上市期,牌坊乡的杭椒上市量每天高达 10 万-20 万斤。蔬菜业的进展,满足了居民“菜篮子”的需求,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加快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主要做法。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为做大做强杭椒产业,保持蔬菜业持续进展,根据《肥东县蔬菜产业进展规划》,科学制定了店白路沿线蔬菜产业进展规划,高标准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标准化蔬菜示范园 8 家,设施栽培面积 6000 多亩。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四个统一”(统一申报项目、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土地流转、统一配套建设)的帮扶措施,加大基地设施投入,吸纳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大棚蔬菜生产。现已进展蔬菜生产经营人员 1300 多人,经营大户 60 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 30 多家。全乡建设有十余个沼液池,当地蔬菜生产过程使用的是有机肥料,农药使用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产品从种植、生长、采摘再到上市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三是实行抱团进展。积极整合全乡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户联合建社,组团“出征”。注册成立肥东县放心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共同进展”的原则,为蔬菜生产提供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