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管理让村阵地大有作为经验总结汇报 为充分发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功能,今年来,甘肃省漳县探究推行以功能区域常整理、日常用品常整顿、环境卫生常清洁、待人接物常法律规范、行为习惯常养成为主要内容的“五常管理法”,进一步法律规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切实筑牢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一是突出合理布局,在功能区域“常整理”上“用真功”。制定印发《关于推行“五常管理法”法律规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督促指导 13 个乡镇结合各村实际,合理划分便民服务区、宣传展示区、党群活动区、教育培训区、共享融合区等区域,科学设置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书记(主任)办公室、驻村帮扶队办公室、农家书屋、积分超市、餐厅厨房等功能室,并根据各功能室和功能区的实际,通过落实统一标识、统一外观、统一配置、统一氛围“四个统一”措施,推动全县 13 个乡镇 135 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整体布局合理、洁净大方。 二是强化标准管理,在日常用品“常整顿”上“做细功”。制定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推断基准,对日常用品进行“要”与“不要”的区分,将非必需品进行清理到位、处置得当。对各功能室和院内必需物品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根据使用频率,根据常用的、普通的、少用的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必需品怎么放、放哪里、怎么标识。县委组织部制定法律规范了统一标准,督促 13 个乡镇指导 135 个村按要求设置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楼顶标识和党徽图案、门牌、村干部去向牌,对村党组织文档资料、会议记录根据“一簿两盒三册四记录”要求进行了分类整理,统一档案盒、统一标识,确保资料管理整齐划一、法律规范有序。在党群服务中心醒目位置设立了导视图,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精神文明、村规民约、惠农政策、涉农法规、有用技术、科普文化宣传栏和“红黑榜”公示栏,并根据自行车、摩托车、轿车、垃圾清理车分类划定停车位,明确标识,合理整齐摆放,实现了目视化管理。 三是健全制度机制,在环境卫生“常清洁”上“见真章”。健全完善了环境卫生清扫制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将各功能室和功能区域的环境卫生清理任务靠实到每名村社干部身上,推动形成环卫保洁人人有责、人人参加、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实行村党群服务中心每周大扫除、每日小清洁、随产生随清理机制,明确规定每周五为环境卫生大扫除日,每天早上八点至八点半为环境卫生小清洁时间,要求各村始终保持工作环境和工作用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