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绩效考核 一、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运输市场由封闭转向开放,现已形成国家、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与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全社会办运输的新格局。同时,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原有的自营物流运输体系逐步向大路运输第三方承运改制。改制后的大型企业摆脱了自营运输的种种限制,手中的选择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物流本钱最小化的目标驱动下,企业面临了如何科学正确选择和评价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难题。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物流运输环节运输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问题。本着全面性和客观性兼顾、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从物流效益最大化动身,评判承运商时,可将涉及的因素按属性分两个层次建立起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次是合作关系、业务力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它们是衡量承运商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其次层次是对上述指标进一步评价而细分的因数集。详细指标如下: 1.合作关系 (1)合同执行状况:对双方有合作经受的,依据运输企业过去与本企业的合同执行状况,对双方还未有合作经受的,参考运输企业过去与其他服务企业的合同执行状况。 (2)同业评价:依据运输企业在成品油运输行业中的诚信度、知名度。 (3)与运输服务需求企业进展战略协作程度。 2.业务力量 (1)价格: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一般以降低企业本钱,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价格指标包括三方面,运输价格,即依据投标单位大路里程整车报价或大路里程单位重量/体积报价。 紧急订单处理费用,即紧急状况下或前置时间较短状况下非打算内订单处理费用报价;非工作时间运行费用:即打算外非工作时间运输费用报价。 (2)服务种类:考核分数的多少应当依据物流服务的多少以及对于企业的意义而确定。 (3)订单处理时间:承运商接到运输通知单到派遣运输车辆的时间。 (4)运输效率指标:主要是油罐车利用效率指标,包括多个方面(如时间、速度、里程及载重量等)的指标,下面是其中主要的几种: ① 时间利用指标:包括车辆工作率与完好率指标。车辆工作率指肯定时期内运营车辆总天数(时数)中工作天数(时数)所占的比重;完好率是指肯定时期内运营车辆总天数中车辆技术状况完好天数所占的比重。 ② 里程利用率:是肯定时期内车辆总行程中载重行程所占的比重,反映了车辆的实载和空载程度,可以用来评价运输组织管理的水平凹凸。 ③ 载重量利用指标,是反映车辆载重力量利用程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