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池设计中后浇带和伸缩缝的优缺点摘要结合实际工程比较大型水池设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优缺点,对其利弊进行分析探讨。随着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的不断变化,人们生活、生产的日需要求,一些水工艺要求设计的水池也日趋复杂化,经常会出现一些超长超大的水池类构筑物。对于这类超长水池有设置后浇带,伸缩缝或是加强带等不同的做法。下面针对本人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水池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1. 工程实例一工程的污水处理站中的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池(其中好氧池为无盖水池,水解酸化池为有盖水池),总净长 44m,净宽 40.5m,净高6m,地下部分净高为 2.5m,中间设置了纵横向各一道隔墙,按照勘察报告要求抗浮设计水位为土 0.000 以下 0.5m。水池基础以③ 1 粉质粘土层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 fak=200Kpa。在水池类构筑物设计中,要对其结构强度,抗浮,裂缝宽度等进行计算。但是在工程实际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水池出现裂缝的现象,影响水池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地基沉降,施工工艺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确定好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减少隐患。本工程水池池体较大较深,按照《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中 7.1.3 中规定: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的长度、宽度较大时,应设置适应温度变化的伸缩缝,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的伸缩缝最大间距一般为 20~30m。当在混凝土中加掺合料或设置混凝土后浇带以减少收缩变形时,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经验确定,又基于水工类构筑物不设缝和少设缝的原则,最初方案是按照设置后浇带的做法设计。2. 设置混凝土后浇带2.1 设置后浇带的做法是在水池中间纵横向各设置 1m 宽的后浇带:2.1.1 要求后浇带内混凝土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 60 天后再浇灌;2.1.2 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缝内杂物清除,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截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采用比两侧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2.1.3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在主体结构封顶后不少于 7 天后补浇。2.1.4 后浇带两侧可采用钢筋支架单层钢丝网或单层钢板网。2.1.5 后浇带两侧的构件应妥善支撑,并应注意其两侧结构构件在施工期间的稳定问题。2.1.6 水池混凝土中需掺加膨胀剂,要求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砼水中养护 14 天的限制膨胀率$0.025%。2.1.7 同时水池中掺入约 1%的钢纤维丝(具体所掺纤维的品种及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 设置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