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导论第一章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第一节 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地位1、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背景1) 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2) 市场竞争日趋剧烈。3)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4) 资源供给日益紧张。5) 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6) 产业结构的调整。2、经营战略的特点1) 全局性。2) 长远性。3) 竞合性。〔即具有竞争性和合作性〕。4) 纲领性。5) 相对稳定性。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1)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根本的经营行为。2) 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3) 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4、企业管理周期的四个阶段1) 战略制定的准备阶段。〔主要是调查和预测工作〕。2) 战略方案的拟定、评价和选择工作。〔即第二阶段,经营战略决策,也是工作的中心环节〕。3) 战略决策方案的具体化即战略规划工作。4) 战略的实施和控制工作。第二节 企业经营战略的形成及其开展一、形成期的有关理论一、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市场组合战略理论1、五个环境等级和与之对应的五种战略管理模式1) 稳定的环境——保守稳定型。2) 活泼的环境——效率反响型。3) 可预测的环境——营销先导型。4) 可探究的环境——战略探究型。5) 极动乱的环境——开拓制造型。2、企业经营战略的四要素1) 产品与市场领域;2) 成长方向;3) 竞争优势;4) 协同作用。3、安索夫认为:根据现有产品与市场领域和企业未来要开展的新产品与新市场领域的组合,提出了四个可供选择的方向,即实施四种不同的经营战略:1) 市场渗透战略;2) 市场开拓战略;3) 产品开发战略;4) 多角化经营战略。二、安德鲁斯的战略设计理论和目标战略理论,他认为:1) 把企业战略的模式分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两大局部。2)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是战略家和设计师,制定的战略应具有制造性和灵活性。3) 企业战略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决定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并通过经营活动和分配资源来实现目的。三、钱德勒的战略平衡理论和战略组织理论,他认为:1) 企业经营战略是决定企业根本目标与目的,选择到达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分配。2) 企业的战略必须适应环境,满足市场的需求。3) 组织结构的设计服从和效劳于战略的实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不同的战略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二、开展期的有关理论一、德鲁克的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