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失败经典案例快乐网、比亚迪、ITAT、九城、ZCOM、炎黄传媒、昌盛集团、分贝网、Mysee、一茶一坐、分众传媒、无锡尚德、博客网、PPG、酷 6 网、五谷道场等知名企业的失败教训,或许可以为目前正良性运转的企业敲一记警钟。中国企业的悲伤之处,不在于挫折与失败,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其一,成功依恋症。那些备受关注的失败者,都曾经有一个成功的过去。UT 斯达康的小灵通,快乐网的“偷菜”与“买卖好友”,2024 年的博客 网,2000 年 TOM 在线的无线增值……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时的成功可能是缘于创业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时机与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 接,可能是源于投机和误打误撞中上帝的赏赐。其二,做大做强综合症。一是疯狂地收购,陈天桥执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娱乐帝国”,2024 年至今,直接或间接收购了 180 多家公司,但华影盛世、华 友世纪、盛世骄阳……似乎都打了水漂,没了“后续答案”。二是疯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业基本成功的基础上,童装、商业、化妆品、食品、传媒等,快步踏入, 结果拉长了战线,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资金链断裂便轰然坍塌。三是美尼尔病,企业一心向世界 500 强冲刺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视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 培育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三,主体迷失症。每一个创业者都立志做“美国的 Google”、“美国的Yahoo”、“美国的 Amazon”、“美国的 Facebook”、 “美国的 Twitter”、“美国的 Groupon”……结果 PPG 没有成为 Land’s End,FM365 没有成为 AOL,港湾没有成为华为,8848 没有成为 Amazon,盛大盒子没有成为 Sony……在全球竞争时代,学习借鉴非常重要, 但过于强调模仿学习,不仅丧失了创新,丧失了引领国际化与趋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主体性的过程中,国际热钱资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搜狐的张朝阳说:“一直在紧跟着华尔街的指挥来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产品,每个季度都在为应付财报数字而发愁。”快乐网:快乐不起来Alexa 数据显示,自 2024 年 2 月快乐网推出一款“快乐餐厅”的游戏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时间,快乐网的每日用户量跌去 约 70%。而最近 3 个月,快乐网的页面访问量下跌高达%。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黑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抛弃。2024 年 2 月,快乐网悄然上线,不久即获得北极光 500 万美元投资,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启明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