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选人传统方法与现代心理测量技术比拟与应用魏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培训中心人力资源课程主讲人之一,中国建设银行高级培训参谋〔指导完成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及培训体系构建〕,国家电网公司高培中心客座教授,时代光华战略合作特聘高级培训师,2024 年被?中国经营报?评为全国“十佳企业培训师〞。代表性企业内训:中国银行、中国普天首信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航空集团、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等;代表性人力资源咨询工程:北京同仁堂集团、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巴士、云南滇虹药业等。第 1 讲 中西方对人的讨论〔上〕 【本讲重点】中国人行为模式的独特性人可以预知吗中西方鉴人之术的殊途同归 中国人行为模式的独特性 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行为上的差异,只要你略微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中国的用人思想、选人方法以及中国人本身的行为特点与西方人存在较大的不同。以表达方式为例,中西方的差异就很大。众所周知,西方人喜爱简洁直白地表达感情。向心仪的人示爱,他们会直接说:“我爱你〞,而且无论早晚,这句甜言蜜语始终挂在嘴边;对中国的两情相悦之人来说,他们会称呼对方“死鬼〞,会用一句“讨厌〞来显示情感,这里的讨厌当然是“讨人喜爱百看不厌〞。所以,中国人喜爱间接亲热式的表达,这是我们的一种行为特点。所谓间接是指我们不大喜爱与人正面冲突,所谓亲热那么是我们只是想表达一种亲切感,而没有什么具体含义。而且,中国人比拟信任“一缘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他们信任有学问的人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人,他们信任缘分。人们常常用“缘分〞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丰富自己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这是中国行为方式很特别的一点,在西方不太多用。 人可以预知吗 我们都知道选拔人才是当前企业的一大难题,实际上,自古以来,“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一直是中西方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如何鉴别、选用人才就成为中西方共同探讨的课题。实际上,招聘就存在一个假设,也就是说,招聘就意味着已经提前假设了人的性格是可以预测的,否那么招聘人才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为了能够预测人的性格,中西方的学者从古代开始就在不断努力。无论是中国传统的人学探究—山、医、占、命、相,还是从鬼谷子的“玉掌图〞到本世纪瓦斯基特写就的?人类的手?,都反映了人们试图从不同角度讨论、预测人的行为。图 1-1 人性恒常与本质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