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评比《时间去哪儿了》教学设计 2024 年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评优课教学设计 【赛课老师】俞 玥 【老师学校】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活动主题】时间去哪儿了 【活动环节】第二课时:现象分析、数据收集、初步统计、建议策略 【学生年级】四年级 【学情分析】 1.学生升入四年级,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开始有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对父母的工作认识得不够全面深化,有的甚至觉得父母的工作就是打打电脑,坐坐办公室,还能睡懒觉,非常轻松。对比自己的学习生活,觉得自己苦不堪言,往往在父母提出要求的时候,觉得“不公平”,产生情绪上的对抗。 2.在前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接触了简单的调查讨论,对于零散数据的处理还缺少一定的知识结构,提炼讨论结论还不够科学、法律规范。 3.习惯个人或关系比较亲近的几个人合作,团队意识不强,团队的执行力比较差,合作效果不明显。 4.掌握的数学知识中还不具备关于“除不尽的平均值”的计算能力。 【活动目标】 1. 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了解父母的生活状态,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2. 锻炼思辨的能力,拉伸思维的宽度,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抓关键梳理问题,多方法解决问题。 3. 将合作的多种形式融入活动过程中,实现团队内争辩、互助、共享、协作的良好氛围。 【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1.科学策略 2.思辨能力 3.团队合作 【活动流程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现象分析 1.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爸爸妈妈忙碌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时间都去哪了呢?(出示课题)为了使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准确,更真实,我们请爸爸妈妈在百忙之中根据真实(板书)的生活状态配合我们完成了一张调查表(表一)。 [设计意图]爸爸妈妈总是说自己很忙,但是许多孩子视野里呈现的感性画面是他们的工作就是打打电脑,坐坐办公室,平常能睡懒觉,还不用做作业。孩子们自然而然会产生困惑,爸爸妈妈到底在忙什么,他们的时间去哪儿了?这节课,就和孩子们一起用事实说话,用数据理论,用科学的方法,理性地看待问题。 2.现在,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份最原始的调查资料,看看你的爸爸妈妈到底在忙什么? 在孩子的回答中,完成思维导图。 忙什么 生存时间 服务时间 自由时间 3.根据思维导图,将父母的时间归归类,完成表一的“时间归类”一栏。假如遇到问题,拿出来在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时间分类有多种标准,这里择其一种——一天时间的分配指向(“时间去哪儿了”——时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