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体育器材室的体育设施、器材等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做好记录,做到科学管理、使用法律规范。⒉ 体育器材室的所有专用器材、设备等物资实行帐册管理,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必须具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帐》、《教学仪器设备明细帐》《教学仪器设备添置流水帐》、《教学仪器设备报废帐》等管理帐册。在帐务管理中,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法律规范、准确无误”。添置、报损器材、设备应在相应的帐册表格中反映。 ⒊ 器材、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器材室应配备消防灭火器材。日常保管应注意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⒋ 器材的借还必须有借还手续。除教学需要外不得随意将器材、设备外借。如确需借出,管理人员要及时催还,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应由借用人负责修复或赔偿。 ⒌ 指导师生正确使用并教育学生爱护各种器材、设施。在使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器械时,体育老师要在旁保护。 ⒍ 仔细做好各类器材、设施的除锈、润滑等日常保养维修工作, 及时清理跑道及器械上的异物,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无损。⒎ 对户外器材、设施等常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体育器材负责人每月至少一次对户外体育器材进行检测与维修,如进行接头、螺丝是否松动、焊接是否牢固、查看锈蚀程度等为内容的安全检查,并在检查后填写《体育器材维修记录》等。 ⒏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室内必须备有防火(灭火器)、防盗(防盗门窗)等设备。每天下班前应断电,并及时关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