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像于漪老师一样的老师其实之前我并不知晓于漪老师的名字。12 月 18 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表彰名单中提到她的名字。原来,于漪老师是 100 人中唯一的基础教育届代表!有人说,于漪老师在基础教育领域,她的名字无人不知,并非因为轰轰烈烈,更多来源于踏踏实实。这也正是我们所有老师所应该学习的地方! 于漪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做老师,要走进学生心里。于漪老师同样一生尊重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两位教育大家。她用心用爱去教育学生,走进学生。一辈子,从未骂过一名学生,没有挖苦过一名学生,与学生平起平坐,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情感体验。她这样总结自己:做一辈子老师,用一辈子学做老师!她曾说:“我不断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把讲课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然后像改作文一样修改,之后背下来,再口语化。也就是把极其法律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成不那么法律规范的口头语言。每天,我脑子像过电影一样,把课堂上要讲的话法律规范化力求做到出口成章!” 当我了解到这里的时候,鼻头不禁一酸。是呀,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回想我自己的课堂,我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身边其实也不缺乏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但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实战经验不足,或者视野不够开阔,总会出现形形色色无法预料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也非常精心的组织课堂,想极力的做好每一节课,但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扰乱你的心绪,影响你的计划。一次两次可以,但次数多了,尤其是新老师,失落感慢慢会填充满你整个教育生涯,没有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个时候,我们比于漪老师缺乏的就是自我定位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们是仔细备课了,但程度如何,精细度如何,你自己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教与学上,不能得意忘形,要时刻谦虚谨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像于漪老师那样,落实到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之前有一次公开课,因为是临时通知,准备特别仓促。备课也并不充分,学生课堂上完全一副懵懵的状态,教学效果很差。课下教研组一起评课,我还为自己找借口。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对自己定位太高,对自己认识远远不够。教学反思,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写,但有没有写进自己心坎儿里呢?我们在艳羡他人的辉煌成就的同时除了借口自己没有他人那份能力之外,有没有反思自己有没有他人那份难得的态度呢。清楚地记得一名老老师说过“这节课我上了一辈子,也备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