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村治理方案 农村空心村治理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全县“空心村”整治工作实现新的突破,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积极开展“空心村”整治,既可以有效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经济进展用地指标不足问题,又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宅基地使用中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进一步促进农村宅基地依法依规管理,提高整治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文明、漂亮新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理事会主导、群众主体、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原则。要注重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推动、资金扶持等方法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支持并自觉投身参加“空心村”整治活动。各乡镇要立足实际,深化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增强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在“空心村”整治项目申报前,要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协调处理各方利益,着力消除工作阻力。列入整治计划的“空心村”均要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空心村”整治理事会,从各项政策的制定到具体工作的开展都由村民代表全程参加,法律规范操作程序,全程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注重发挥在外成功人士及在外务工“同乡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空心村”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坚持典型示范与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要根据“抓点带面、示范引导、逐步实施、统筹推动”的方法,先摸清辖区内现有村庄和农村居民点的区位、规模、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情况,然后选择村组干部工作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建立“空心村”整治示范点,合理确定数量、布局和规模,聚集力量,整合要素,先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逐步实施,全面推开。 (三)坚持集中整治与分散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要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对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空心村”,由乡镇政府实行集中整治的方式组织实施。对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空心村”,由乡镇政府实行分散整治的方式,组织村组进行整治。 (四)坚持“三控三疏”与“六个结合”的原则。在操作上坚持“控外疏内、控规疏乱、控管疏违”,严格控制村庄外延,严格控制违规占用耕地建房,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和村庄管理,大力疏通内部交通,大力整治乱搭乱建、违占违建等问题。同时,在推动上坚持“空心村”整治与土地“增减挂”、漂亮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