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运动的由来及竞赛规则 冰壶(Cu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冰壶运动的由来及竞赛规章,喜爱可以共享一下哟! 冰壶运动的由来 冰壶,又称冰上溜石,起源于苏格兰,16 世纪开头消逝竞赛。18 世纪传入北美,1807 年传入加拿大,1820 年起在美国等地流行。20 世纪初,冰壶运动的竞赛规章和〔方法〕在加拿大日臻完善,并由室外渐渐移入室内,1927 年加拿大举办了首次全国冰上溜石竞赛。1959 年,首届世界冰上溜石锦标赛进行。冰壶运动在亚洲进展较晚,1955 年才传入亚洲地区,目前在日本、韩国等地特别流行。 上世纪 60 年月,冰壶先后在瑞典、挪威、瑞士、法国、联邦德国、丹麦以及意大利等国家广泛开展。1959 年进行首届苏格兰威士忌杯赛,1968 年改称加拿大银扫帚锦标赛,1986 年正式定名为世界冰上溜石锦标赛。1979 年起进行世界女子冰上溜石锦标赛。 冰壶运动的技术很简单把握,平安系数高,在国外被誉为“9到 99 岁的运动”。 1924 年,冰壶首次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在冬奥会上亮相。随后于1932 年、1936 年、1964 年、1968 年、1992 年共 6 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3 年国际奥委会确定,从 1998 年开头,冰上溜石列为冬奥会正式竞赛项目,共设男女两个小项。在亚洲范围内,冰壶从第五届亚冬会开头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冰壶竞赛规章 冰壶竞赛时,每场由两支球队对抗进行,每队由 4 名球员组成。竞赛共进行 10 局。两队每名球员均有两个冰壶,即有两次掷球机会。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及主力队员的挨次交替掷球,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能精确到达营垒的中心。同时对方的队员为使冰壶远离圆心,也可在冰壶的前面擦扫冰面。 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球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自行以直线或弧线轨道滑向营垒中心。掷球队员在力求将冰壶滑向圆心的同时,也可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出营垒或将场上本方的冰壶撞向营垒圆心。最终当双方队员掷完全部冰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确定胜败,每石 1 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竞赛分两队进行,两队各有四名球员,轮番丢掷石球,以赛前双方掷点离圆心近者先掷。每局在每队交替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