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制订日方案 具体拟定一周的〔学习〕打算〕或一个月的〔学习打算〕〕,贴在书房的墙上,的确对激发贯彻打算的意志有主动的作用。但假设不紧紧抓住每一天,仔细制订日打算,周打算、月打算自然就会落空。 制订各种打算时要依据学年打算分解学期打算,依据学期打算分解月打算,再将月打算的任务目标分降落实到周打算、日打算中。这种先长打算后短打算的〔方法〕,适用于思考问题比较全面、比较仔细求实的同学。 有的〔同学〕〕办事好拖拉,宠爱空想,好高骛远,不妨现制订日打算,执行一段时间觉得可以了,再定周打算、月打算、学期打算。 由于好拖拉的同学中途如有一两天偷懒,整个打算就很可能“瘫痪”而无法连续执行,这样就非得重新拟定一次不行。反复重新拟定学习打算的结果,就是让你无形中陷入“学习打算乃是为废弃而制订”的错觉。假设不废弃,非执行不行,又可能被打算束缚的透不过气来,陷入类似“打算偏执症”的逆境。 人假设到了这种地步,就完全不知学习打算是为何而制订的了,只为如何完成打算而用功,反倒把学习效率〕的提高抛到了脑后。 有一位〔时间管理〕家说:“不管如何,要到达生活的组织化,不行或缺的是拟定一天的生活打算,而不是长期的打算”这话对于爱拖拉、爱空想的人来说明显是有劝告力的。 专家所主见的拟定每一天生活打算的方法,是设置一本“打算簿”,常常放在随时可以看到的同一个地方,比方放在自己书桌的指定位置。每天一早或前一天晚间,就把当天要做的事逐条列在打算簿里。一天过去以后再检查所列工程是否已经照打算执行,如觉察有遗漏或没有执行的事,要马上把它重新列入其次天的头一项。像这样管理好自己每天的行动,将自己的生活组织起来,是好拖拉、好空想的同学用功的第一步。 对于有确定自制力的同学来说,用不着设置一本“打算簿”,每天都逐条列打算,否那么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坑,适得其反。其实每天做几件事,早晨用脑子想一想,在脑子里拍一下挨次也就可以了。 这里所说的每位同学都要制订的日打算,其实只是每天的作息时间表。时间表两份,一份是上学时执行的,一份是双休日和假日时执行的。 下面是一位同学上学时的作息时间表: 上午: 5:50--5:55 起床,整理床铺、房间 5:55--6:10 洗漱,室内健身 6:10--6:30 早饭,简洁家务 6:30--6:50 上学路上,思考全天自习支配和背〔英语〕〕单词 6:50--7:30 早自习 7:40--12:00〔上课〕,做播送体操、眼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