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练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第 1 篇:“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转变教学理念,争做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十八中小 刘晓莉 6 月份的昌乐二中之行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和思想的冲击力,让我找到了突破的方向。但在这种冲击力下,也有些困惑:教学本教无定法,倘若各学科都背装进这模子里,学科特性、老师个性、学生个性该如何体现?那课堂教学不成了装在套子里的教学吗?一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一边琢磨着这些疑惑。有幸参加了本月攀枝花东区“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感觉这些困惑逐渐被消灭。 如,通过倾听教研室干大红主任的《东区“学导练”模式的内涵、特点、影响》的专题讲座,我明白了课堂教学需要模式化,“一个学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成熟的标志,一个老师有成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技能成熟的标志”。同时对于其讲座中提到的“东区‘学导练’教学模式”力求解决的问题,也深有同感: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被动听课,练得太少;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培育不够;老师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 其实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有着这样的思虑,但就是没有毅力、魄力去完全改变,只是试着局部尝试实行一些措施去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性,转变老师主体角色等;而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育合课堂上的练习的确兼顾得比较少。因此,课堂效果往往不及教学预设的效果。面临一周五课时的语文教学时间,我也对教学方式作出调整,想办法改进;但总觉有所欠缺。东区“学导练”教学模式本着“通过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调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可持续进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负担”为目的,让我看到了希望。 再有,曾经以为固定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学过程僵化,但这次培训使我明白这“学导练”的教学模式并不影响教学的灵活性。譬如,“学”、“导”、“练”既可以是相对独立三个教学板块,也可以把这“学”、“导”、“练”贯穿在三个板块的实施过程中。这个理念的确立,彻底打消了我对教学模式的排斥,而明白了教学模式并不等于模式化教学。 具体的“学导练”教学模式观摩课,也让我坚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落实“学导练”模式的信心。熊甫军老师一堂“学导练”作文教学课,在“学”、“导”、“练”三环节中都落实了“学”、“导”、“练”的三个步骤,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有“大“获”!反思自己的语文课教学,其实也常常有这样的措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