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工作调研报告 学校体育工作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 (一)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 1、体育场地不足。调查显示,有 70%的学校体育场地未达到1994 年省教委制定的《城镇普通中小学建校标准》,甚至有少数学校基本上就没有运动场或者活动场所,有些学校即使有,也只是些简易的运动场所,导致很多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开课时数不足,或者只在有限的几个年级开设体育课,象征性的表示学校开设了体育课。 2、体育器材短缺。根据调查,有 30%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的需要),65%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5%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损,其原因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这为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受体育器材短缺的限制,有近 30%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二)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专业老师短缺。从调查情况看,有近 40%的学校专业老师短缺,10%的学校无专业体育老师,现有体育老师中具有本科学历(不包括自考、函授毕业生)的仅占 37%。 2、体育老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有 73%的农村学校体育老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梯队建设,有38%学校的体育老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学校老师学历要求。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不合理势必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3、师资培训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大部分学校都未能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也未能仔细组织体育老师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培训活动,致使大部分体育老师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是造成农村学校体育老师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素养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1、少数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认为农村孩子身体好,不用参加体育锻炼,开不开体育课无所谓。而主管部门领导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时没把体育工作放到应有位置来看待。由于工作上不重视,加上对学校体育设施等要求未做硬性规定,即使体育设施达不到要求,验收也能合格通过,使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重视。 2、体育经费严重短缺。由于我县经济进展滞后,财政支持乏力,制约了学校的进展,学校因经费困难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 3、体育专业老师缺乏,思想不稳定。正规体育院校、系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千方百计想办法不到农村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