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也是临床最常见的非发酵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作为正常菌群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下呼吸道是医院内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感染种类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感染和肺炎等,由多重耐药(m,)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因此规范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一、微生物学特点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抱及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共同构成非发酵糖(m)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是假单胞菌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感染的 0 以上。呈球杆状或长丝状,宽约 0.〜1.0Am,长约 1.〜3.0Mm,一端有单鞭毛,无芽抱,成双或短链排列。能产生多种色素,如绿脓素和荧光素等,专性需氧,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二、流行病学(一)流行状况近年来,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国内已有多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感染的严重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年综合性教学医院的分离率占所有分离菌的第位,年的分离率分别占革兰阴性菌的、、、、、、和,居第位。有 13 家教学医院参与的中国医院院内获得性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00 年和 011 年在所有分离细菌中也是居第位,分离率分别为 10.和 1.,且的比例高达 1•。这一点在呼吸系统感染更为突出,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国医院感染研究数据显示,肺炎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1003 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比例从•上升至 1.1,几乎翻了一倍 3。一项大规模感染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需氧菌,占 3(3),也是最常见的从呼吸道分离出的细菌(31.)。美国一项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率达。即便得到有效地治疗,导致的感染总病死率仍高达.1,直接病死率为3.0。00 年胡必杰等[6】报道例中的分离率为 1•,列第 1 位;我国近期进行的 13 家大型教学医院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的分离率为 0.,居第位。011 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