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四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四篇_第1页
1/2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四篇_第2页
2/2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四篇_第3页
3/2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四篇【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 知识点: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1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 2 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委而去之 古义: 今义: 池非不深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以 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环而攻之 以天下之所顺 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利 而 天时不如地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4 用原文回答: (1)守城一方的防卫条件具体表现在哪里? (2)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 (3)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5“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3 分) A、委而去之 (到… …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 4 分) 9、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11.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得出了 ?? 的结论。 12.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13.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 ②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1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 。 事例: 。 15.文章中运用排比修辞强调“人和”的句子是: 16 文章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四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