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钟杨先进事迹 缅怀钟扬教授:一个心怀国家的“善梦者““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究之路延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钟杨先进事迹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帮助。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家 “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钟扬 他曾经梦想盘清青藏高原植物种质资源的家底,为人类留下宝贵财宝;他曾经梦想上海的海滩能有大片大片繁盛的红树林;他曾经梦想,为西藏培育更多高层次人才,弥合东西部巨大的人才鸿沟这些梦想正由他逐一实现。 他的下一个梦想是,为西藏墨脱地区引种小粒咖啡。这是他为当地找到的合适种植的经济作物,今年 10 月份本该去看第一批幼苗的发芽情况。他还为西藏的生态战略保护工作制订了详细规划,只可惜,他却无法亲手将这美好蓝图化为现实了。 “钟老师不仅是一个善梦者,更是一个追梦者、践行者。”和他共事 18 年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浩明说,钟扬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做别人没有想过的事情。 他曾经因为在竹子中提取到疑似能抗抑郁的成分而联想到,大熊猫喜食箭竹是否也因其中含有这一成分?当大熊猫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他马上组织大家讨论,经过 100 多个日夜,终于发现大熊猫神经代谢通路中,多巴胺代谢相关基因有了改变,从而证实竹子含有抗抑郁成分。 “一个基因可以挽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随着钟扬的事迹广为传颂,这句话也广为人知。其实,早在10 多年前,钟扬就敏锐地察觉,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整个人类的未来,他将种质资源作为科研主攻方向之一,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讨论和保护。 2001 年,复旦大学征集选派援藏干部,钟扬第一个报名。他认为西藏是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要讨论种质资源,必须去西藏。但后来复旦大学对口支援地区改为甘肃,钟扬就自己联系西藏大学自费援藏,这一去就是 10 多年。 他的学生耿宇鹏回忆:“一次外出采样,钟老师说去阿里。我们都提出质疑,别人都不去阿里,那里海拔太高、生活条件太苦,而且物种较少,辛苦一天只能采几个样。钟老师却说,正是因为别人不愿去,我们必须去!”钟扬深知,西藏每一个特有物种,对国家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十多年来,他和团队已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他们在雪域高原追踪数年,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他带领学生花了整整三年,将全世界仅存的...